潮尚生活网
广告

Allin智能化,东软集团再革新

时间:2024-03-19 20:08 来源:证券之星    阅读量:5254   

作者|陈 妍

编辑|大 风


新一轮的时代变革正在进行中。AI技术的飞速迭代和商业化,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;但市场竞争也变得超乎寻常得激烈,如果企业没法跟上脚步,就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最近,东软集团在上海举办战略发布会,宣布全面开启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,业务重点放在医疗健康、智能汽车互联、智慧城市等领域,打造AI赋能、数据价值化和服务化的解决方案。 这是一家30多岁的软件企业,面对时代变革的趋势,做出的回应。作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,东软经历过PC时代和移动互联网的大变革,依然常变常新;眼下,它又选择充分拥抱人工智能,继续变革,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技术。在发布会上,东软集团创始人、董事长刘积仁说了:“东软走过了30多年,能够活到今天,是幸运的。但是最幸运的是,我们不断反思自己有什么问题和毛病,并且可以大胆地、快速地改变这些毛病。”将创新刻在DNA里,或许是东软坚守至今的原因。 技术颠覆时代,东软再次顺应变革作为一家软件公司,30多年了还能够求新求变,其实是很少见的。背后的一个现实原因是,环境变了,技术变了,需求也变了。可以看到,这两年,人工智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,大数据也进入爆发期。AI作为新的底层技术,点燃了第四次科技革命,算力越来越便宜,算法力量也更强大了。 在这次发布会上,东软也提到了客户对于解决方案需求的转变,过去是想实现其系统流程的精准运行,如今更看重的是智能化和数据价值创造。那么以东软为代表的企业,不得不去思考,未来在哪里。因为时代一直在变,不变是死路一条。好比说今年开年的时候,创意设计软件公司InVision宣布倒闭了。这家曾一度拥有130亿估值的明星独角兽企业,在巅峰时期,用户数量超过500万,年营收超过了1亿美元,如今却被迫迎来了自己的落幕。InVision之所以失败,就是因为他们不再倾听客户的声音。很长一段时间里,公司都沉迷于无效竞争,放弃创新,开发进度缓慢,忽略市场和客户反馈,产品3年没改进,一步步陷入泥潭之中。曾经因为改变了整个行业而崛起,最终因为趋于平庸而湮灭,这也是许多软件企业短暂一生的缩影。回到当下,AI的确带来了新的技术风口,但企业想要抓住不太容易,背后涉及到大量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同时也得有足够多的经验和数据积累,去满足大模型的学习。就像东软对于人工智能的探索,从来不是临时起意。2004年的时候,国内几乎没有布局AI的厂商,甚至行业对于AI的概念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。东软却做了个罕见的决定,启动了人工智能的研发。当时的切入点是高级辅助驾驶,东软利用算法,从无数真实的交通场景中,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,提取出障碍物的抽象特征。

东软集团

正是这样超前的视野,加上这么多年的布局,让东软获得先发优势,眼下有了稳定的客户,有充分的应用场景,能获得海量有效数据。

但另一方面,东软又始终保持着一种危机感,在AI创新和研发上,不敢有任何松懈。根据财报,光是2023年上半年,公司新增登记软件著作权136件,新申请专利75件,授权专利75件,其中授权发明专利66件,主要分布在大数据分析、人工智能等领域。财报数据显示,2023年上半年,东软研发支出高达4.64亿元,较去年同期上升近13%。这种all in AI态度背后,是看到了智能化带来新的增长机遇。正如刘积仁在发布会上说的:“在发展的过程中,我们看到了东软有巨大的能量和空间还没有释放,给了我们追求变革奔向未来的勇气。”在技术颠覆时代,东软站到了一个十分特殊的战略地位。

渗入各行各业的毛细血管眼下,人工智能是个大热词,什么行业,什么领域都想分一杯羹。AI概念能蹭则蹭,但很多企业光有概念,没干实事。很大程度上,这些企业只是在用AI包装自己,营造一个契合时代背景的高大上人设。但比起AI概念本身,更重要的是能力的落地,企业所提供的技术,真正利好整个社会。对于东软来说,30多年来,深深扎根于智能汽车、健康医疗、智慧城市、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,一直跟随着客户的需求,踏踏实实为他们解决问题,积累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数据。如今底层逻辑没有改变,仍然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。 东软想要做的事,也不是单纯地给原先业务加上数字化系统,而是让AI技术和这些行业解决方案融合到一起,对服务模式进行重构,为客户专门制定的智能化的、数据价值化的、服务化的解决方案,为客户创造价值。

比如东软和北京协和做的智能设备,让病人进到实验室的所有对话由语音驱动,他们躺下来扫哪个部位也是全智能操作。尤其是在紧急救护方面,对于像是主动脉夹层这种危急病症,AI技术可以实时分析CT扫描结果,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急救程序,大大提高了救治成功的可能性。

这背后,东软用了8年时间,耗费无数心血财力,才实现了从探索到破局。如今冲破坚硬的天花板后,东软也形成了竞争壁垒和优势。值得注意的是,技术虽然最终是为了服务社会,但同时,它也是一个商业行为,需要有可持续性。东软提供了一种思路,在和医疗机构合作过程中,先帮医院解决数字化临床所遇到的实际问题,之后通过解决方案产生并积累大量有价值的数据,再通过人工智能、大数据与解决方案的充分融合,将这些数据应用起来,比如用于医保控费、构建医学知识图谱、慢病风险评估预测、ICU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预测等等,不仅帮助医院完成数据变现,还可以为东软带来持续、稳定的收入。在市场残酷的淘汰赛下,未来真正能跑起来的,仍然是掌握核心竞争力的少数企业。

立足行业30余年,常变常新回过头来看,创立至今,东软一直更倾向于做长远生意。早在1996年,东软就进入了医疗设备领域,这个决定放到当时来说,是相当勇敢的。彼时中国大型医疗设备完全依赖国外市场,竞争对手很强悍。东软作为一家软件企业,此前没有相关经验,公司只有200多人,收入也很有限。但一方面,中国人需要有自己的高端医疗设备,另一方面,CT机也可以看做一台能够表现软件价值的计算机,如果东软能做到,将会在软件开发上有更大的竞争力。于是东软顶着压力,将软件与制造业结合,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台CT,也让中国实现大型高端医学影像设备“0”的突破。

东软CT机

正是这种超出常规的跨界,做出行业未曾出现过的创新之举,东软也逐渐成为医疗健康领域的集大成者、引领者。

又比如说,在智能汽车领域,眼下中国乃至国际市场,都呈现出一种极致内卷的状态。这一点在汽车软件的研发和应用上,有着突出体现。软件代码量在不断增加,对软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。对任何企业来讲,想要立足都不是件容易的事。东软之所以能保持一定的优势,和它30多年来的深耕有很大关系。公司成立之初,东软就涉足了汽车软件领域,一开始中国没有私人汽车,就为外国客户提供服务,一路走来,见证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。眼下,智能汽车不止是交通工具,还是一台移动的计算机和智能终端设备。对于整个行业的超前思考和经验累积,让东软呈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。如今它把软件当做核心技术,为车厂提供汽车基础软件平台、整车操作系统、智能座舱、自动驾驶、EV动力系统、车云一体、智能通讯、信息安全、大数据等关键领域的平台、产品、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,获得了国内外多家大型车厂的认可。

这些年下来,东软始终保持好奇心,不断挑战,不断学习。它用实际行动证明了,唯有变革才是不变的真理。可以看到,东软尽管30多岁了,但跟大部分企业相比,反而更加“年轻”。立足当下,反思过去,顺应未来,而这,也让东软立于不败之地。
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潮尚生活网-未经本站允许,禁止镜像及复制本站。投诉及建议联系邮箱:linghunposhui@sina.com

Copyright ©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潮尚生活网 www.ssvis.cn 版权所有,备案号:皖ICP备2023005497号